(资料图片)
理智的人总在适应这个世界,不理智的人总是试图让世界适应自己,然而世界的进步总是取决于那些不理智的人。引用了书中一句我挺喜欢的一句话,记得曾经有人问过我一个对理性与感性的理解,我的回答是:理性是被约束后的人格,而感性则是人类的本来面目。
这让我想起一段关于自己对现代教育的理解,就是现在的教育体制,按照标准化的教学内容,标准化的答案,标准化的衡量规则,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个标准化的“零件”。以后,在那个固定且标准的工作岗位上,做着那些标准化的工作,遵循那些标准化的制度,这一切,都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需求。而往往那些总想着去改变世界的疯子,不去遵循那些理性的约束,感性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出路,反而创造出自我的世界,制定着自己世界的制度,最后,为了维持并延续自己的世界,又把制度量化成一个个标准化的知识与制度,让那些人来学习这些标准化的知识,遵循这些标准化的制度,成为一个可以让你的世界继续运转的“标准件”。
人类的进化,按照加速回报定律来看,是在加速度的指数级增长中的。其中最核心的进化,将人类这个物种从万千生物中分离出来,这就我们人类的大脑。
这本《奇点临近》指出,奇点,对于人类而言,其实只是一项经济任务。在可以的发展过程中,电脑,被未来,赋予了太多期望与梦想。什么人工智能,AI算法,元宇宙,哪一个不是基于对计算机基本需求而开始的。
现在的计算机,如果和人类的大脑相比,还确实不是一个段位的。大脑的“运算”是由多种系统联合组成的,而计算机还只是通过基础的是或否的判断来进行逻辑计算,要不然一个你看一眼就知道那是一个小孩在过马路,而计算机则要通过“瞬间”次的是或否来判断出一个答案。按照这种技术,什么时间,计算机的运算速度,能赶上大脑?
是否是被寄予厚望的量子计算机呢?按书中那一段段对于人脑功能的模拟,研究,组合,组合运算,再加上那些人类的海量的知识库,只要这些能够成功的组合在一起,那这将是2045年,奇点来临的一个“点”。一个很重要的“点”。这也就是把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定位成超越大脑的目标了。
如果,你恰巧是一位“悲催”的感性创业者,那你试想一下,这其中,这趋势,是否有你的感性可以依托的方向?
另外,我可以换一种思考的方式,现在的计算机的运算方式,是否是未来奇点来临的那种“思维模式”呢?
我并不觉得,但是认为,它也在等待着被颠覆时刻的到来。
标签:
理智的人总在适应这个世界,不理智的人总是试图让世界适应自己,然而世界的进步总是取决于那些不理智
英特尔首席财务官:对本季度营收持乐观预期有机会搭上AI顺风车,据TDCowen报道,英特尔CFO大卫津斯纳表示,
黄金昨日最高触及1983位置,杜康多次提示的1980的目标位置顺利抵达,相信做多的朋友们这一波又是吃的满嘴流
(一)不涉及财产关系的:2000元-30000元 件。上下浮动幅度:20%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。(二)涉及
预约办理流程:为了方便各位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就近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,提升公积金服务效能,主城区(直属管
调查结果显示:受访应届生择业首要考虑因素是行业前景
四川无臂男孩“用脚”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 他未来有什么规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