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生育三孩费用纳入医保报销
昨日,省人社厅、省民政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医保局、省文旅厅、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闻发布会(增进民生福祉专题)。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稳步推进企、事业单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,引导推动中低收入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;聚焦民众关注的养老问题,加快构建街道-社区-小区-家庭相衔接的15分钟“养老服务圈”;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进一步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;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,打造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。
(相关资料图)
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
推动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
我省将着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,推动就业领域政策集成、要素集聚,打好稳岗、减负、扩就业政策“组合拳”;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,支持创业带动就业,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,稳住就业基本面;着力实施“人人成才,技兴江西”行动,大力发展技工教育,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,推动我省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;着力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。
我省将稳步推进重点改革,完善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配套政策,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,推动失业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,加快构建多层次、多支柱的社会保险体系;全面推进扩面征缴,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,提高园区参保缴费率。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,引导群众早参保、长缴费、得实惠;不断提升管理能力,健全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“养老钱”“保命钱”;完善落实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,稳妥推进养老水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持续提升服务水平,发挥社会保障卡“一卡通”作用,不断优化社保经办线上、线下服务平台,让群众办事更方便、获得感更强。
我省将稳步推进企、事业单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,强化宏观指导,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增长、社平工资增长联动机制,坚持企业薪酬调查和工资指导信息发布制度,引导推动中低收入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。我省还将完善落实向基层倾斜工资政策和义务教育待遇政策,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要素分配制度,推进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公立医院自主分配,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
大力发展“家门口的养老院”
加快构建15分钟“养老服务圈”
我省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,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,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、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。
我省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,推动每个县(市、区)至少建设1所失能失智专业照护机构,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,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,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失能人员全部得到集中照护。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,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属性,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,将剩余床位向社会老年人开放,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,打造乡镇敬老院升级版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出台江西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,增强养老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,逐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。
我省针对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实际,坚持需求导向,深入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,大力发展“家门口的养老院、送上门的养老服务”,加快构建街道-社区-小区-家庭相衔接的15分钟“养老服务圈”。以高龄、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对象,建设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、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,提供照护托养、日间照料、康复护理、居家上门、陪诊转介等一站式养老服务。聚焦活力老年人需求,大力发展助餐、助医、助娱、助浴以及学习教育、文化体育等服务。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,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,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。健全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,推进老年助餐点建设,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。
到2025年全省所有市县
均设置公立中医院
我省将全面提升公共卫生能力,到2025年,现代化疾控体系更加完善,合理布局的区域公共卫生检测中心全面建成,各设区市至少有1家二级及以上传染病医院,每个县(区)至少有1个独立的传染病专区,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150个以上,建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,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。
我省持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,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开展县级医院“强基提质行动”,补齐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能力短板,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新机制。到2025年,全省县级医院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、创伤急救中心实现全覆盖,每个县都有1-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,累计建成800个基层特色科室,全省80%的基层医疗机构建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室,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。
发挥江西中医药品牌和资源禀赋优势,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,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和现代化发展,奋力打造“中国中医看江西”品牌。到2025年,全省所有市县均设置公立中医院,90%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,所有公立中医医院均设立治未病中心,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、乡镇卫生院和80%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,90%的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建成特色康复中心,定制药园达到50个以上,中医药服务网络和产业体系更加完善。
我省持续优化生育政策,完善积极生育政策措施,降低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。加强老年医院、康复医院、护理院、安宁疗护机构建设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。扎实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,不断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。到2025年,市、县优生优育指导中心覆盖面达到30%以上,城市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0%以上,各设区市至少建成1所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,每个县(市、区)均建有1所公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和至少1所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,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.5个,生育友好型环境基本形成。
推动有条件的文化场馆
错时开放、延时开放
我省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更具创造力、创新力、竞争力、影响力的文化强省。省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全省公共文化和旅游投入不断增加,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14.8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5.7亿元,增长了1.7倍,全省各地配套资金也在不断增加。
全省基本实现市市有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“四馆”,县县有图书馆、文化馆,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、村(社区)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%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次从2012年的736.6万增长至2021年的3082万,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明显增强。力争到2025年,全省备案博物馆达到220家,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达到600个。
我省推动有条件的文化场馆错时开放、延时开放,开展“夜间”服务。推进社区文化“嵌入式”服务,系统提升文化场馆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,加快形成省市县互联互通、资源共享的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。到2025年,完成省市两级和重要县级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,实现50%以上设区市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和20%以上县级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具备智能化服务能力。
加快推动职工医保门诊统筹
和个人账户家庭共济
我省聚焦全民参保,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,落实2022年居民医保人均新增30元财政补助标准,达到每人每年610元,多措并举推动参保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5%以上。聚焦提升待遇,保障生育三孩费用纳入医保报销,加快推动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和个人账户家庭共济,落实国家谈判药品“双通道”政策。
唱响江西医保“舒心享、爽心办、暖心帮”品牌方面,围绕“舒心享”,我省全面落实医疗保障部门便民惠民20条措施,确保群众待遇“即参即享”、门诊就医“能报尽报”、办理事项“优化简化”、企业结算“应结速结”;围绕“爽心办”,深化省市县乡村“五级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,实现15项以上医保高频事项乡镇(街道)就能办理、12项以上村(社区)就能办理;南昌、九江、萍乡、吉安等与银行、电信、定点医药机构合作共建医保一体化服务网点;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,扩大医保移动支付范围,上线“互联网+慢病医保线上支付+送药到家”服务,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;围绕“暖心帮”,全面落实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条举措,推动热敏灸医保支付范围扩大至全省54家中医康复联盟医院和1家热敏灸区域医疗中心。
我省打出带量采购“组合拳”,高效接续国家1-4批药品集采,仅落地21个批次药品医用耗材集采,每年就可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超70亿元。目前,我省正在牵头开展全国23个省市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和16个省市未过评药品省际联盟集采,进一步降低群众就医负担。(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海燕)
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
A
社保
完善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配套政策,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,推动失业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
B
薪酬
稳步推进企、事业单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,引导推动中低收入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
C
养老
推动每个县(市、区)至少建设1所失能失智专业照护机构
加快构建街道-社区-小区-家庭相衔接的15分钟“养老服务圈”
D
医疗
到2025年,全省所有市县均设置公立中医院,90%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
E
生育
到2025年,各设区市至少建成1所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,每个县(市、区)均建有1所公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和至少1所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
F
文化
到2025年,全省备案博物馆达到220家,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达到600个
G
医保
落实2022年居民医保人均新增30元财政补助标准,达到每人每年610元
标签:
昨日,省人社厅、省民政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医保局、省文旅厅、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“学习贯彻党的二...
“管理处党委书记找我谈话。他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,而且用数据说话,让我红脸、出汗,又醒脑、提神。谈...
今年以来,南昌紧紧围绕加快打造“一枢纽四中心”、奋力实现“两个大幅提升”目标要求,牢固树立“项目...
连日来,朱桥东路综合管廊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(昌东大道-东站西路)项目紧张有序推进。
今年以来,红谷滩区运用数字技术,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,努力做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”,...